实验拓扑
一、根据拓扑图配置好ip地址
1、配置好路由器各各接口ip
2、注意路由器DCE端要配置clock rate,不然Protocol会是down的状态。无法连通
3、配置完成后测试直连网络的连通性
二、配置静态路由
R1(config)#ip route +[目标远程网络]+【远程网络的子网掩码】+【下一跳地址】
静态路由配置需要有去有回,还得在R3上配置到R1的静态路由信息
在R1上ping R3进行测试,已经可以ping通
三、练习使用cdp命令
cdp命令是cisco设计的专用协议,用于收集关于直连设备的相关信息
1、R2#show cdp entry * 显示与设备相连的每一台设备的详细信息
与show cdp neighbor detail 有同样的效果
2、收集邻居信息
R2#show cdp neighbors
Device ID 给出的是所连接设备的主机号,Local Interface 给出的是本地接口,Port ID是直接相连的设备上的接口,Platform 指出直接相连的设备的类型
四、Telnet的使用
使用条件:
*网络连通
*要登录的设备要设置vty密码和enable密码
1、设置R1,R2,R3的vty密码,enable密码
2、在R3分别Telnet R1,R2
Telnet R1
Telnet R2
Ctrl + Shift + 6 ,然后按下X,可以切换到R3
3、show session 与 show user 的区别
#Show session 显示主动建立远程登录的会话,就是R3中telnet R1,R2,那在R3中用 show session 即可查看到R3登录R1和R2的会话
在Conn 2前的*符号为当前活动会话
#Show user 显示的是登录过此设备的设备
在R2中使用show user:
在Location中可以看到R3的地址,即R3登录过R2
4、断开连接
与show session和show user 分别对应的是disconnect和clear line num 后加要断开的会话的number即可
五、清除静态路由配置
R1(config)#no ip route 23.23.23.0 255.255.255.0 12.12.12.2
R3(config)#no ip route 12.12.12.0 255.255.255.0 23.23.23.2
六、环回接口
R1(config)#int loopback 0
R1(config)#ip add 1.1.1.1 255.255.255.0
环回接口为逻辑接口,可用于测试使用
七、配置 Ripv1
rip特点:
*按跳数计算metric
*最大跳数为15,用于小型网络
*每30秒发送更新广播
*最多支持相同hop数,默认是4,最多16
对R1进行Rip配置
将所有相连的设备的网络号加入RIP
八、配置RIPv2
RIP版本2和版本1都属于距离矢量协议,而RIPv2可以是无类的,支持vlsm,允许MD5认证,支持不连续的网络,使用组播等优点,但是RIP协议都不推荐使用
设置R1的RIPv2
命令#no auto-summary是关闭自动汇总。